从《中国汽车报》实践看
党报报业集团中子报对母报的补充作用
□林 琳(《人民日报》总编室编辑、中国传媒大学2008级硕士生)
一、提供行业资讯
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一年52期的《中国汽车报》中,有关汽车业的报道7589条。其中,消息有6748条,国内消息5731条,国际消息1017条。
同期《人民日报》有关汽车业的消息1188条,直接相关的仅有170条,其中国内消息124条,国际消息46条。以宏观报道为主,微观报道为辅。
《中国汽车报》既有从大政方针、大势所趋方面进行的宏观报道,也有大量微观层面的消息,涉及企业、行业人物、消费者、上下游产品、购车信息等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发挥了行业报深入行业的优势,填补了母报在提供行业消息方面的空白。
二、提供鼓励行业创新、发展的舆论
《中国汽车报》向来重视言论。自1998年起,李庆文在报纸上开辟了“社长手记”专栏,每周撰写一篇言论。2007年起,《中国汽车报》将报纸定位 “中国汽车社会舆论领袖”,注重把握行业舆论导向,占领行业舆论的制高点。2009年起,该报再次改版,设置了言论版、专论版、国际评论版和“一事一议”、“说长道短”、“画龙点睛”、“技术‘评’台”等评论专栏,以及如“记者视线”、“记者感言”之类短小精悍的小言论,每期报纸能提供更多有份量的独家言论。
三、打造品牌,构建行业平台
举办全国性的行业活动是中国汽车报社的一大品牌特征。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和规模的活动有:汽车创新论坛、全国百强县汽车巡展、全国“五十佳”汽车经销商评选、“百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选”和“年度车型评选”等,已成为联系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良好的纽带和桥梁。
四、吸引业内广告,发行获利
据了解,《中国汽车报》目前的发行量为5万份,覆盖了汽车行业的高端读者。2009年改版后的《中国汽车报》每期定价6元,年发行收入超过千万元。
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中国汽车报》位列第410位,其品牌价值达15.07亿元,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