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一般指语言文字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也指文德教化之风。东汉王充的《论衡》、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都论述过文风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文风,当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风格。因为我们召开的是党报学术年会,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与党报带头改进文风”,大家都是把文风与党风、党报联系起来谈的,这也体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在党言党”吧。
与党风联系起来看文风,那么文风就不仅是学术的,更是政治的。它是评价党风的一把重要标尺,也是观察一个政党的重要窗口,它的好坏不仅决定文章的影响力,还直接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作家王蒙说过一句话:“一个政党的前景,从她的文风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一个政权的衰落,是从语文的腐烂上开始的。”话说得虽然尖刻些,但很有道理。
(一)
文风是个老话题,从延安整风时就开始讲。毛泽东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就有改进文风的明确要求。他尖锐地批评党内存在的“党风有些不正、学风有些不正、文风有些不正”的现象。在党的七大报告中,他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力戒假话空话。在他看来,“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
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们党一到重要发展时期和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就开始整顿党的作风?就开始整顿文风学风? ??
综观古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有一套完整的党风建设理论和党风科学概念;也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如此重视整顿党风,如此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为我们党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深深懂得,整顿党的作风,是从严治党的、夺取革命斗争胜利的思想武器。我们党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更是深深懂得,一个政党是否人心所向,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政党的作风。70多年前,第一次大规模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启我们党思想革命的征程,从此,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整风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隔一个时期就会开展一次,远的不说,近20年间我们就亲身经历过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新闻界自己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加强党风建设有效载体和手段。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特色,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才与人民形成了血肉联系,为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
今天我们党重启文风话题,强调一定要“下决心改进文风,坚持把改文风这条路走下去”,我认为是思想上的新发动、作风上新起航,起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学术意义,很有现实针对性。
改进文风可以端正党风,也可以带动民风,有着文德教化、凝聚民心的力量。毛泽东当年说过,“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今天,我们要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任务,必须要整肃作风,改进文风,并用改文风来促党风、带民风,这是我们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清醒之处、智慧之举。改进文风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谓抓住了要害。
改进文风需要典范。党的领导人的文风,就是最好的风向标。毛泽东同志就是好的文风的典范,习近平同志近来一系列重要讲话,也是好的文风的典范。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度集体公开亮相时,习近平同志开头一句“让大家久等了”,就让人感到新风扑面,语言平实,不照本宣科,更不使用政治术语。他的一系列讲话,明确了什么是好的文风,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习,中央还就改进文风会风提出八项规定。这些,都凸显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作风。新一届领导人以文风之变拉近官民距离,以改文风来正党风带民风,开了一个好头。
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好的文风,其实十分简单,就是“短、实、新”。 文章要短,要删繁就简,需要有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文章要实,要注重深入基层调研,言之又物;文章求新,要克服形式主义作风,有新思想新表达。
好的文风,从根本上说是来自实践。深入基层接地气,认真调查研究,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就容易被群众接受。
坏的文风,其根子在于作风不端。当前文风上的 “假、长、空”,既是文字与表达的问题,更是思想与作风的问题。文章华而不实、长篇大论、不接地气,是因为缺少深刻的思想、缺少讲真话的勇气、缺少群众观念。
(三)
改进文风,党报要率先垂范。党报是新闻战线的“国家团队”、是群众看党风的直接窗口,在改进文风上先行一步,是责任使然。党报改进文风,就要认真“走转改”,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线索、选定题材、挖掘新闻,使报道的内容、形式、语言、风格,更加贴近群众的需求。做新闻工作,真实是前提,人民是中心,朴素是基础,准确传递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就是好的文章!真理是朴素的,好的文章也是朴素的,文风朴素,言简意赅又充分说理,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这里特别说说“充分说理”。改文风除了“短、实、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还应有充分说理的自觉。新闻是传播的艺术,也是说服的艺术。过去人们调侃我们是人民体、新华社是新华体,就是在讥讽我们的文风。这种文风的特点就是不充分说理,文章主题足够宏大,论点不容质疑,堆砌文辞,虚张骄矜,行文像宣言、箴言、判词,不能给读者心悦诚服的阐述。所以,我们党在历史上不断要求改进文风,实在是必要的,改进文风要求党报带头,也实在是必须的。
我们今天到了一个特别需要充分说理的时代。过去在党报的标题里,净是“要……”“必须……”“只有……才能……”,现在版面上这样的字眼少多了,鲜活的、有时代感的语言多起来。说理的时代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在行文时,除了及时准确生动,还要有说理的自觉和说理的水平,真正做到“更知情、更见势、更明理”。
努力改进文风,创新舆论引导方法、提升舆论引导艺术,是我们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重要内容。今天,中央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力求篇幅简短精炼”,要“短、实、新”,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当勉励改进,让党报的文风更加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