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我们从事新闻实践的根本章法,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桂林日报社为了把这个原则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具体工作中,除了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外,还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去年利用每周五下午进行授课,使采编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职业道德底线。
我对采编人员说:笔下关人命,笔下关存亡,笔下有正义,笔下需真实。你今天是记者,但不能保证你的子孙也是记者,你不遵守职业道德底线,不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必然会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必然会危害社会和大众,也必然会危害自己和子孙。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为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桂林日报社还采取了相关的制约措施:
一是采取一票否决制。我们每年开展十佳编辑记者的评选,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除年终奖高些外,还可到国外考察学习一次,时间半个月内,经费报社出。十佳编辑记者的评选办法,完全依据记者编辑的业绩和绩效即由全年写稿数量分和全年好稿分综合评定。总分排前十名的,如年内没有出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重大事实差错等一票否决的情况才能当选。且十佳编辑记者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由全社员工几上几下讨论,最后全员投票表决通过。讨论表决的过程既是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普法的过程,规章制度发下去,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驱使大家共同遵守这一游戏规则,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落到实处。
二是记者部主任把关制。桂林日报社所有记者的文章,必须经部主任审签后才能见报。每天早上9点召开采前会,记者向部主任报题,主任知道每个记者每天的行踪。如果记者没有采访,拿别人的稿件当自己的发表,或者根本没去采访,部主任审稿时就会发现。这样把虚假新闻杜绝在源头,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因为有严密的制度流程把关,像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未采访就写成的文章在我们这里不可能发出来。
三是对在通讯员稿上署名和从网上下载直接发稿给予重拳出击。有的记者不是故意去搞虚假新闻,故意放弃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而是想偷懒,在通讯员来稿上加自己的名字,这种行为我们也给予一票否决。对从网上下载稿件,改头换面变成本地新闻的记者,也实行一票否决。
总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面,我们既做好思想教育引导,使采编人员在思想上坚定地树立起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底线,以免行动上偏离方向,又从制度上把问题杜绝在源头,使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落实到采编校的每一个环节,使之不会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