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互联网思维 树立一体化理念
探索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刘强(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政工师)


 

  近来,中央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传媒业的生存发展和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对出版界来说,如何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是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内重大而迫切的战略命题。
  出版界在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整合发展方面,起步比较早,大概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叫转型升级,或者叫全媒体出版。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几年我国数字出版的年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营业规模也达到了2500多亿元。具体到山东出版传媒,主要从两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一方面是自主研发,创新实施。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进行自主创新。如明天科技传媒公司对一般书进行数字化再造,先期推送到网上苹果商店进行展销,实现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初步结合。自主投资研发的中小学网络教育平台“向日葵新天地”数字教育新品牌,已经与教育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并在部分地区试运营。山东科技出版社依托《妈妈宝宝》杂志内容资源及广告运营优势,连续推出iPhone版、Android版和iPad版,通过广告实现盈利。山东教育出版社积极探索电子书包项目,解决了教师同步信息化备课授课、同步作业和测评、信息化管理班级等问题。山东友谊出版社手机出版基地项目“游逸天下”得到中央财政2000万元的支持,成立专门的技术公司,实现成功运营。
  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合作研发。山东人民出版社与中文在线合作,以全媒体出版方式进军数字出版领域。《妈妈宝宝》手机报通过山东移动的平台运行,还与中国邮政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全国邮政系统商务期刊业务平台、“我要上封面”个性化定制等。明天科技传媒公司、山东科技出版社成功注册为美国苹果公司的软件开发商,《老照片》系统、《中国名茶品鉴》、《家庭私房菜》等图书应用软件成功上线销售。
  但我们也看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仍然处在“两张皮”的状态,融合模式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办个网站,弄个微信,搞个电子版,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的方向不明确,运营模式简单,步子没有迈开,基础性工作没有夯实,完整的全媒体出版产业链远未形成。
  当前,新兴媒体已正式步入第一媒体序列,出版业进入“融合发展时代”。要真正做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中国出版人必须切实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一体化理念,迅速理清思路,找准落脚点,积极行动起来。关于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路和模式,我很认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蒋建国书记的观点,那就是“立足传统出版,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 ,做到“一个内容多个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个产品销,一个产品多个形态,一次销售多条渠道,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下一步,山东出版传媒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创造适应出版整合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思维决定行动,如果思想上、认识上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自然也就难以拿出融合发展的好决策、好办法。我们将加大投入,扩大学习培训、考察交流、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广度和力度。
  二、在融合的过程中,强化传统出版,提升新兴出版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逐步打造独具特色、国内国际知名的出版融合品牌。
  没有高质量的传统出版精品和出版品牌,新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技术的作用毋庸置疑,融合的利好结果应该是既要有利润,更要有品牌。
  三、融合所属各出版社、期刊社资源,分门别类,创建特色内容的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平台等;联合外部新兴媒体,利用外力开展跨媒介战略合作。
  在加强自主建设,提高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别人成熟的技术、平台、渠道、手段等,借力推进融合发展。
  四、开展集成服务,创建资源信息大数据库,为出版融合发展提供厚重支撑,利用云计算技术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集成服务就是整合出版的网络、内容、终端、人才等资源,构建统一开放的多媒体多功能智能化平台和终端,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对象化产品。在出版融合发展中开展集成服务,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单纯和单向的信息提供,向互动和交互的信息发布模式转变;二是由单一的信息生产,向集成服务模式转变;三是由不同终端界面的传统发布渠道,向系统的、网络的、能够进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融合终端转变。
  资源信息大数据包括作者、选题、媒体、渠道、品牌、读者等各种因素,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并通过建立系统管理功能,为应用系统搭建基础框架,在些基础上,拓展各项发展管理应用功能。
  我们已经看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为传统出版内容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创新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相信中国出版人一定会抓住机遇,遵循规律,探索创新,打造“融合发展时代”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构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