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媒体:
如何打造融合平台,实现良性全面发展
——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十一届(2014)年会上的讲话
□毛登峰(广西桂林日报社社长、高级记者)


  面对传统媒体办网络难以盈利的挑战,桂林日报社进行了积极尝试。在当地政府零投入情况下,报社从2002年起,连续3年共投入120万元建设桂林生活网,实现盈利,并不断增长。目前,桂林生活网已经发展成桂林名副其实的门户网站和城市名片,成为广西影响力最大的网站之一,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实践中总结出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告诉我们:地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应着眼全局谋划,从体制机制上布局,从树立意识、整合营销和品牌塑造多方面着力,形式上从单一向多元、从平面向立体全方位融合,这样的立体融合才能呈现叫好又叫座的良性发展格局。

一、人心融合:建立机制,挖掘双方积极性

  任何事业,“人”的因素始终最重要。报网融合如果仅仅是产品内容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业人员有可能出于本位主义而各行其是,甚至暗中互相抵触。因此,报网融合不是“1+1”的简单组合,而是全方面融合,树立全员报网融合意识,需要建立常态化融合机制和组织机构,从体制机制上予以保证。
  桂林日报社于2002年创建桂林生活网,第一年盈利仅1000元,此后经营状况处于微利状态。2005年,报社对网站进行改制,采用股份制经营,由桂林日报社员工和桂林生活网员工购买49%股份,桂林日报社持股51%,共同组建桂林三新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报社员工无论是采编人员还是广告后勤人员,都积极支持公司发展。广告部在广告经营中向客户推介生活网,吸引广告。这样,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取得10万元利润 。同时,新旧媒体探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和奖罚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避免做好做坏一个样,调动员工积极性。
  这样的报网互动实践证明,运用股份制改造等措施,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利益的融合,促进了人心的融合,媒体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常态化的融合机制是发展的关键。


二、品牌融合:策划重大活动打造品牌塑造平台

  报网互动融合并非空洞的融合,需要不断设计促进融合的载体,通过载体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联系机制。以特色内容建设为目标,以打造共同栏目、共同品牌为切入点开展融合。有了共同语言,便会增进交流沟通,在实际工作中增进联络增进感情,进而将常态化融合机制落到实处。报网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内容的实质互动,可收到“报网双赢”之效。
  《桂林日报》《桂林晚报》等传统媒体多次策划大型公益活动,2003年10月派记者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2006年策划了重走长征路;2007年策划了关注母亲河漓江;2008年派记者采访了汶川大地震和桂林的冰冻雪灾;2010年组织去非洲采访300万头动物大迁徙;2014年策划了“我陪妈妈看春天”等大型活动。每次活动都与网站协同作战,同步实施,从选题策划到报道登载,报纸、网络、手机报、微博、微信各方同步发出声音,分别从各自媒体的特点出发进行报道,同时,各方在报道中互相推介预报对方的报道情况,在造势上做到互为渠道,相互借力,在当地形成浩大声势。特别是在5人制足球赛、最具潜力中小企业评选等活动开展评选和报名过程中,在线上开展报名、投票,网络媒体即时传播、互动传播的即时互动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活动支持,2012年以来,三新公司依托桂林生活网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如桂林人论坛各板块线上线下活动不断,选美比赛、摄影比赛、线下试吃、圣诞DIY(自己动手做)制作聚会、免费教育讲座活动很多,基本保持任何时段都有两到三个活动同时举行,在平面媒体的同步参与支持下,扩大了桂林生活网的影响。
  报网的集团作战,使纸媒新闻受众渠道得到了增加,品牌形象得到拓展,形成舆论合力并覆盖到各层面人群,提升了传播力。

三、经营融合:整合营销打造赢利平台

  当前,地方城市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广告投放规划也趋多元,一些客户不再单独考虑纸媒一种,希望也有其他新媒体形态可以提供,比如,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户外媒体的投放。在这样的广告需求下,媒体应加强经营上的融合,为一些广告客户提供整合营销方案,或者捆绑打包,附加赠送,为产品营销打造全新的360度传播效果。
  桂林生活网起步之初,为扶持其经营发展,将《桂林晚报》分类广告转给生活网独家代理,同时让分类广告在桂林生活网上免费刊登,这些都是服务性贴近性很强的内容,包括招聘、房屋租售、二手市场之类,为网站聚集了大量人气,也为网站挣得了第一桶金,奠定了发展基础。
  桂林生活网在经营方面也策划开展大量活动,全程获得日报和晚报支持。如多次组织看房团活动,得到参与商家的认可,吸引了中海地产等商家连续在网站投放广告。多次网上车展和线下购车团购、试乘试驾,暑期团购和迎新春有奖销售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融合与自身努力,网站广告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公司经营中最大的亮点。
  网站加强与平面媒体的合作,也应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前提下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从“嗷嗷待哺”成长为自给自足。经营上,既要着眼于互补性,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又要立足于独立性,促进报纸和网站竞相发展。

四、新闻融合:形成合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传媒无论如何发展,都会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一些地方报社网站新闻内容少而单一,多是将报纸电子版发布上去。网站要发展,必须真正把网站当新媒体做,要有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发布。
  融合有助于做出有影响力的新闻。要让报纸与网络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融合,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层次鲜明地对一个问题进行报道,在服务地方工作大局上下功夫,成为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群众与群众之间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连心网”。题材上互相借鉴,各尽所长,报纸尽量刊发深度报道,真正做到报网互相补充和联动,从而使新闻信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此外,网站发布要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桂林生活网上线论坛桂车界、桂林民生、桂地产、二手市场、各种便民信息等,还有家居商城、亲子频道、人才频道、教育频道等。
  有了好的新闻和信息,受众就不断扩大,人气带来良好的广告效应,经济效益带来可持续发展后劲。在多方面努力下,近几年,桂林生活网不断壮大,不仅成为桂林人的网上家园,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得到行业认可,2012年被评为广西文明网站。2012年10月18日公布的全国网盟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品牌评选中,被评为 “全国地方网站最具广告效力品牌”;2014年5月桂林日报社又获得中国报协颁发的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奖。

五、立体融合:构建多媒体交相辉映新格局

  除了报网融合,我们还组建了运营LED(发光二极管)户外电子屏公司。公司2013年组建,今年就已经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逐步占领制高点,成为本市主流户外媒体,预计2014年收入300多万元。报社还计划与公共汽车公司合作,经营车体广告或车体LED(发光二极管)屏、公共汽车站台广告屏,打造城市靓丽的媒体。桂林日报社将逐步构建起多媒体融合格局,即《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体坛导报》、桂林生活网、桂林生活网手机版,客户端、桂林生活网微信公众平台、探桂林网、探桂林微信公众平台、LED(发光二极管)户外电子屏、车体流动媒体、站台媒体等,各媒体间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呈现出多媒体交相辉映、竞相发展格局。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融合发展让传统媒体焕发新的生机,新兴媒体有了坚强依托,两者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在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站稳脚跟、形成更强大竞争力,以实现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