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内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的众多领导、专家莅临我校,参加“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十二届(2015)年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与党报新闻宣传。纪念活动的高潮是今年的7月、8月和9月,为什么在离高潮三个月之后的12月份,我们举办这样一个学术论坛?因为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助于我们冷静地观察思考实际工作,形成有一定真理成份的学术积淀。一般说来,这是学术工作的共识。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回过头来,观察思考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宣传报道,将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新闻学术研究资料。
  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闻报道,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比如,媒体对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有着重要作用,记忆力最能够接受的不是完全陌生或者完全熟悉的事物,而是熟悉中的陌生和陌生里的熟悉,为此《人民日报》开设了“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专栏。再如,在抗战报道中有一个问题一直难以回避,即如何看待国民党部队和其他友军的抗战,《光明日报》的“抗日英雄谱”专栏在这方面做出了回应。又如,《南方周末》着力加深抗战记忆,力促日本人正视历史。对于中国的抗战记忆面临一个问题,针对日本人不像德国人那样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者的错误,日本官方始终没有公开的道歉和忏悔的现状,该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发挥深度报道优势,深度反思战争,既有对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以及平型关战役的深度描述,也有对军事专家的访谈,全面并且深刻,给读者提供了专业而权威的信息。
  总之,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报道上,各地主流媒体包括各级党报都有自己的创新和各自的绝招,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报道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形成了中国媒体新闻报道方面气势宏伟的“大阅兵”。通过这次论坛,交流总结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从中梳理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升各级党报对于重大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60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培养信息传播领域的专门人才,积极开展各项传媒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信今年第十二届“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的交流成果,将为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最新的思考和最生动的学习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