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隔七十年的又一座丰碑□何崇元(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形成了继“五四”之后一次深刻的文化革命,成为一座历史丰碑;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成为载入史册的又一座文化里程碑。 |
|
对文化改革发展的认识,构成了文化强国的基座 |
|
时隔七十年,从文化的革命到文化的改革发展,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是一种开拓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一时代命题的确立与提出,基于我们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深刻认识。就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文化的改革与发展,正是党和国家整体改革大业至为重要、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从改革方位来看,文化改革发展是经济改革发展的延续和深化。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人们的物质满足为标志,那么,新世纪新阶段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则是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从改革布局上看,十六大以来,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领域的改革,是整体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化改革必然要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结合起来,才可以极大的刺激和推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产生整体效应。从改革方向上来看,文化改革发展是进一步改革的突破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文化支撑。国民素质的提升、文化传统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无不需要通过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开辟更现实的路径、造就更繁荣的局面。 |
|
新闻媒体深刻影响文化变革,并承担着重要使命 |
|
新闻媒体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闻宣传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在文化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与引领作用。文化强,则新闻强;新闻兴,则文化兴。新闻媒体既是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主要领域之一,同时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起着舆论引导和推动作用,并且现代传播技术也为文化的加快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新闻媒体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辱使命。 激发新闻传媒活力,亟待文化创新发展给力
|
|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加快发展的攻坚期。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这项改革进行的如何?发展的怎样?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很多难题有待破解。像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并不看好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认为传统媒体将会消亡。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至少目前缺乏理论根据。传统媒体不仅不会消亡,还会大有希望,只要有汉字的存在,传统媒体就一定会有发展的空间,关键是我们如何抓住机遇,改革创新,积极做好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