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现代化进程中断与党报工作者视角

□刘卫东(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消耗,以“世界加工厂”著称的中国企业以低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靠降低工人工资为成本优势,导致中国在20世纪末世界产业结构重组中,远离了高端的研发中心、品牌战略等优势。同时,社会管理方面面临的矛盾也加大了这种压力,如城乡发展关系中的矛盾、财富分配方面的矛盾、公共服务体系的矛盾、政府消费与公共财政规模的矛盾、公权与私权的矛盾、政治行政体制方面的矛盾、社会期待与改革进程的矛盾、行政主张与管理现实之间的矛盾、执政管理目标与具体实践方式的矛盾等。
不希望中国现代化进程被中断的有识之士,面对这一系列矛盾,颇为焦虑,是有道理的。从全球化进程历史考察,常常出现现代化驱动和加速推进往往需要政府权威来引导的问题,可一旦现代化启动之后,公众个人权利伸张在增大,在某一转折时期,政府权利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如何导泄这种社会不良情绪,加强社会凝聚力,化解多种危机,防止现代化进程中断,是重要问题。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维持政治稳定,更加注重公平,致力于贫困阶层的生活改善;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对维持政治稳定的作用。党报工作者应注意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重点放在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部分,政治改革的总体框架应该是政治上集中的体制与经济上分散的市场体制相搭配。在政治上实行共产党执政,新闻传媒适当管控,政府信息逐步放开,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干部实行间接选举为主。党报工作者理应看到政治上较为集中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难题,为维护和保持国家、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