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家之宝”开拓“党报之路”

——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指示信探解“党与党报”议题

□李启瑞(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

 

摘 要:

《以“传家之宝”开拓“党报之路”》以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指示信切入,从三方面探解“党与党报”议题:一是“传家之宝:‘指示信’是精辟论述党与党报关系的经典文献,堪称新闻学上的《兰亭序》”;二是“兴业之策:‘指示信’是党的领导人对党报事业发展的指路明灯,是遵循报业规律的典范”;三是“执政之鉴:‘指示信’是写给区(省)委主要负责人的执政明言,是新闻执政的榜样”。在“指示信”指引下,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以“创造性引导舆论,开拓性经营传媒”为发展理念,朝着“打造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传家之宝? 党报之路? 指示信
引 言:
“一切经典都是再经典——这就是经典可以跨越数千年的无穷生命力。而当经典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结合后,更会产生众多的、独一无二的‘再经典’”——这是我国著名杂志《新周刊》推出的“再经典”专题中的一段名言。
从晚清时期开始,面对国家危机,“办报救国”成为政治家的时尚潮流。党与党报,相伴而生,风雨同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1922年9月13日,全国性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应运而生,被誉为“黑暗中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回顾90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与兴旺,也会发现,党的舆论主阵地,在于党报。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年代到执政时期,充分认识到“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宣传工作就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粮草”、“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办好党报?如何办好党报,推动党领导下的事业的发展?1958年的一个清晨,毛泽东同志在南宁明园饭店一幢小楼里写下的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指示信作了经典的论述。
这是毛泽东同志惟一一次为办好一张省报写信,这是广西日报的“传家之宝”,这是经典的办报指南,这是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的光辉文献,已作为所有省报宝贵遗产已载入我国新闻史册。广西日报老报人司马骅先生专门著述了一本书《省报之路——毛泽东关于办好〈广西日报〉指示信的学习与实践》。当这封指示信与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区情、党情相结合,与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与十七届六中会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精神相结合,创造性引导舆论,开拓性经营传媒,其将成为“党与党报”发展关系中的“再经典”。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就是《以“传家之宝”开拓“党报之路”——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指示信探解“党与党报”议题》。

一、传家之宝:“指示信”是精辟论述党与党报关系的经典文献,堪称新闻学上的《兰亭序》。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个春秋的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指示信,仍让人产生叹为观止的共鸣。一位老人家清晨披阅党报,成竹在胸,信手拈来,行云流水,字句涂抹,浑然天成。就文体而言,这封信有指示的行文程式,而毛泽东同志不落窠臼,以信札、尺牍的形式和交谈商讨的口吻出现,字字切中肯綮,没有任何套话,短短的两百多字,腾挪跌宕,清风拂面,英气逼人,成为党报文风的榜样,283字跃然纸上,思想文笔与书法艺术双绝,完成了一个往往需要鸿篇巨著才能了结的丰厚的信息含量和完整的理论架构,堪称新闻学上的《兰亭序
“指示信”是对于“党与党报”关系的经典论述,通篇都是从党如何办好党报,以及党报对党领导的事业如何发挥作用的双向角度来辩证展开的。精辟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极”字。第一个“极”字是:“省报问题是一个极重要问题,值得认真研究。”——省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担负着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宣传任务,发挥党与人民的喉舌作用,应坚持党性原则应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出自毛泽东在延安为《解放日报》撰写的发刊词)。第二个“极”字:“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社论”是党报新闻的拳头品种,是党报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党报传达党的主张、正确引导舆论的最有效方式,毛泽东郑重提出精心写作社论是对党报工作的科学总结与重大贡献。第三个“极”字:“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报的宗旨与行动指针,只有坚持“两为”方向,才能全面发挥“五大作用”。
“指示信”精神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共广西省委(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改为自治区党委)和《广西日报》编辑部遵循指示信精神,经过一年的努力,在版面、新闻、社论、理论、文艺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进。1959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业务期刊《新闻战线》发表了8篇广西日报经验文章向全国介绍。1978年12月8日,广西日报社为永久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指示信,在报社办公大楼门前建起一座镌刻着毛泽东手书(放大)指示信全文的大理石纪念碑。广西日报社纪念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信已成为优良传统。2007年11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档案室特别为新建设的广西日报传媒博物馆提供指示信原件的影印件,现于广西日报传媒博物馆收藏,并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印务中心大堂上墙展示。毛泽东写指示信以来,自治区党委先后于1966年、1978年、1989年三次做出进一步办好《广西日报》的决定。为贯彻毛泽东指示信精神,历届广西区党委主要领导都多次深入报社,听取汇报,指导工作,解决报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最近20多年来,自治区党委也以实际行动关心或以良好政策支持《广西日报》大发展大繁荣。现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书记曾指出:“信中的指示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我们办好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新闻宣传部门都要深刻领会,铭记于心,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把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兴业之策:“指示信”是党的领导人对党报事业发展的指路明灯,是遵循报业规律的典范。
“一党执政”的制度决定了党报的地位难以动摇。2009年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当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被证明为中国发展的科学模式时,中国党报的发展越发具有稳定性和绩优性。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指示信”都是党领导党报事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如今潜心研读这封信,每一次重温都有启发,每一次学习都有促进,它指导并鼓舞着一代代广西日报社的新闻工作者为办好广西日报而努力奋斗。
从办报规律与新闻专业角度分析,“指示信”字里行间闪耀着专业的光芒,是遵循报业规律的榜样,是十分内行的操作性极强的兴业之策。
专业体现之一:“找道路”。“指示信”说:“钻进去,想了又想,分析又分析,同各省报纸比较又比较,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找出一条道路来的。”实质上提出了个探索省级党报办报规律的哲学命题。如何根据各省区市的实际,办出既坚守普遍的党性原则,又富有地方特色的党报来?“指示信”为之指明了几条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一是钻,即深入钻研新闻与报纸工作业务;二是想,即认真思考,理出办报思想与理念;三是分析,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是比较,就是向办得好的兄弟省报学习取经,当年毛泽东点名表扬的几份省报有《北京日报》、《安徽日报》、《河北日报》、《山西日报》等。
专业体现之二:改版思路。不断改版是我国党报的优良传统。版面如何改好?“指示信”明确点出了研究的范畴:“包括版面、新闻、社论、理论、文艺等项”,有点有面,重点突出,抓住要害,处处体现党报与后来出现的都市报所不同的风格。我们现在酝酿党报改版,仍然要抓住这五大重点。
专业体现之三:阅评传统。宣传部门新闻阅评、采编人员坚持评报,是我们党报的优良传统。毛泽东讲过:“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指示信”开门见山地指出:“送上几份地方报纸,各有特点,是比较编得好的,较为引人看,内容也不错,供你们参考。”他点出了他心中的好党报的四条标准:有特点、编得好、引人看、内容不错。
专业体现之四:第一要著。“指示信”两次强调了“社论”对于党报的龙头地位。在国际国内重大风云中,人民日报的社论,新华社的社评等,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舆论引导作用。精心写好社论,是捍卫党报“意见领袖”的关键。
专业体现之五:五大作用。“指示信”提出:“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这五大作用,是对党报区别于其他媒体的功能的全面概括。对毛泽东提出省报的“五个作用”,江泽民同志十分赞赏。他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讲话中表示:“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省报是如此,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更是如此。” 五大作用中,“组织”作用党报还普遍做得不够,党报如何通过策划组织活动介入党政中心工作,推动地方跨越式发展,特别值得深度开发。我们通过组织大型航拍,推动北部湾经济区、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的发展,通过组织“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大随访”活动,推出“广西企业顶逆境求发展”系列报道,为广西渡过金融危机帮了大忙,得到自治区主席马飚两次批示表扬,这些者是成功的尝试。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党不断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当年毛泽东从西柏坡“赴京赶考”中说过:“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党报,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几年前,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市报《南国早报》官司不断,我们对错参半。为了进行警示教育,收集案例出版了《我们错了》一书,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广西日报勇气可嘉,这样的媒体才有公信力,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全国媒体同行对《我们错了》作了广泛报道,引起较大反响。全国专项教育活动办公室将该书作为学习读物向全国新闻界推荐,发行量已突破10万册,在全国赢得了正面的口碑,以独特的方式树立了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形象和品牌。

三、执政之鉴:“指示信”是写给区(省)委主要负责人的执政明言,是新闻执政的榜样。
没有一个杰出政治家不是新闻执政的高手。为政者能否把握宣传舆论工作主动权,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每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绝不是一种表面惯例,而是中国政府主动抢占国内国际舆论场与话语权的高明之举,是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的典范。
“指示信”是写给当时广西省委主要负责人刘建勋、韦国清的,而不是写给广西日报社长、总编辑的,实质上教全国各省委书记如何领导和办好省报,是为省委书记提供的新闻执政的宝鉴。原山西省委书记陶鲁茄回忆录《毛泽东教我们当省委书记》中说:“地方党委如何重视并加强省、市、自治区地方报纸工作的领导,办好省报?这是毛泽东在南宁会议期间给刘建勋、韦国清写信的核心内容。他在这次会议上还说,他所以写这封信是要提醒全党,不仅中央报纸,而且省级报纸也要认真办好,关键是第一书记挂帅,党委要抓紧。” 陶鲁茄还深有感触地说:“毛主席这么忙,还抽出时间阅读地方报纸,而且那么细致认真,又有比较,又有评论,我们这些当省委第一书记的能不心悦诚服么!”
2008年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指示信发表50周年座谈会,就是按信中点到的“你们自己、宣传部长、秘书长、报社总编辑”这句话来邀请领导的。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提出了“新闻宣传也是软实力”的著名观点。他还动情地说:“作为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的‘班长’,我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精神,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努力把广西的新闻宣传做得更好。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领导,也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好职责,认真研究新闻宣传工作规律,加强新闻宣传业务和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特别是对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出的事关全局工作的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活动及有关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宣传报道,要亲自组织策划,严格把关,确保取得好的效果,确保舆论导向正确,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指示信”中“第一书记挂帅”论传达三层含意:第一层,党报姓党,党报信党,党报首先是党的报纸,是党委的机关报,必须坚持党对党报工作的领导;第二层,党报是党委“第一书记”工程,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第三层,“政治家办报”内涵丰富,“政治家”既包括党委领导,如省委书记、省长、宣传部长、秘书长等等,也包括报社社长、总编辑等党报的负责人,办报就要各层面的“政治家”共同研究。
我从2002年到广西日报社工作以来,经历了三任自治党委书记:曹伯纯、刘奇葆、郭声琨。三位党委书记分别以不同方式指导办好广西日报。曹书记刚到广西第一天去调研,由于不满意记者报道“冗长”,就率先垂范亲笔写了一条500字短消息刊发在广西日报,倡导精短朴实的文风。曾担任过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刘奇葆对办报十分熟悉,他经常抓住最佳由头科学指导广西日报宣传报道,他直接点题的言论《说要做的事就要做》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郭声琨书记三次到广西日报考察指导,2009年中宣部《新闻阅评》充分肯定:“广西日报推出《广西亮点展示》鼓舞人心”,他在《新闻阅评》上批示赞赏:“《亮点》专栏办得很好。其能起到闪耀亮点、展示成就、宣传广西、鼓舞人心、激发热情、推动发展的作用。” 2009年4月,郭书记亲临广西日报社,在广西新闻网演播厅,面对面接受我的访谈,纵论广西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在应对危机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对指导广西经济发展和指明广西社会前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结语: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于“党与党报”的重要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的重要成果,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成果,以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指示信作为“传家之宝”开拓“党报之路”,建立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使党报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进步。
在“指示信”的影响下,党报事业欣欣向荣。目前,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拥有10报3刊5网站13公司4工厂3办事处,搭建起了现代传媒集团的坚实架构。集团以“创造性引导舆论,开拓性经营传媒”为发展理念,朝着“打造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的目标迈进。我们利用集团系列媒体“推动全区工作,服务全区人民”,大力宣传广西亮点重点,为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鼓与呼,为在全国和国际树立广西形象出力,不断增强思想文化软实力,为推动全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和舆论支持。广西日报每年平均受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10次左右。集团每年均有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广西日报成为全国率先自办发行并取得成功的省级党报。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打造出一系列叫响全国的畅销品牌,其中打造出一份畅销报纸——广西发行量和广告量最大的都市报,投资广西的首选媒体:《南国早报》。2010年全集团资产总额达10.15亿元,实现经营收入总额6.1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税前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6.6%,税前利润水平居全国同行前列。
全新国有文化经济实体逐步显山露水。总体来说,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朝着组建集团时的总体目标迈进,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利用集团的新闻资源和信息优势,坚持以新闻传媒业为本,以办好党报为主,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从整体上增强国有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优势,以资本为纽带,扩大投资和经营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延长传媒产业链,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使集团公司逐步成为运行有序、经济多元化、实力强劲、有较强影响力的全新国有文化经济实体,成为广西文化传媒事业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指示信》。
2、《省报之路》(作者:司马骅),广西日报社内部资料。
3、《我们错了》,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附:毛泽东同志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指示信

刘建勋、韦国清二同志:
送上几份地方报纸,各有特点,是比较编得好的,较为引人看,内容也不错,供你们参考。省报问题是一个极重要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同广西日报的编辑们一道,包括版面、新闻、社论、理论、文艺等项。钻进去,想了又想,分析又分析,同各省报纸比较又比较,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找出一条道路来的。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你们自己、宣传部长、秘书长、报社总编辑,要共同研究。第一书记挂帅,动手修改一些最重要的社论,是必要的。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请你们想一想这个问题,以为如何?

毛泽东
1958年1月12日上午7时